近期,晶泰科技與 Sedec Therapeutics 達成合作協議,共同推進針對 STAT3 轉錄調控信號通路相關靶點的抗自身免疫疾病的小分子創新藥物的發現。
STAT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是一個重要的轉錄因子,參與調控多種生物學過程,如細胞的增殖、分化、凋亡,血管生成,炎癥和免疫反應等。在針對該信號通路的研究中,Sedec Therpeutics 創始人,康奈爾大學的 Professor Hening Lin 的團隊突破性地發現,通過靶向 STAT3 的棕櫚酰化-去棕櫚酰化循環,可有效抑制 STAT3 的轉錄因子活性,從而抑制與 TH17 細胞的分化相關的基因轉錄,有望治療與 TH17 細胞分化相關的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1]
針對自身免疫疾病的治療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據相關調查研究,2020 年全球抗自身免疫疾病的療法的市場超過一千五百億美金,而 Sedec 針對 STAT3 棕櫚酰化通路的小分子藥物發現,在自身免疫疾病相關治療領域有巨大的潛力,涉及潰瘍性結腸炎,銀屑病性關節炎,克羅恩病,多發性硬化癥等多種疾病,潛在市場高達 30 億美金。[2]
針對該通路相關靶點,雙方將通過晶泰科技的臨床前一體化藥物發現解決方案,基于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平臺和高精度計算化學工具,并結合高通量的藥物化學和生物學實驗,快速高效地完成分子設計、評估,合成及測試工作。并希望通過上述流程的快速且持續性地迭代相關預測模型,獲得活性、選擇性、成藥性、安全性等綜合性質突出、骨架新穎的分子。相較于傳統的藥物發現過程,晶泰科技的 AI + 實驗的一體化研發平臺,能有效減少合成分子數目,加快研發進程,提高成功率。Sedec Therapeutics 在靶向蛋白棕櫚化通路的藥物研發上處于世界前列。以此次合作為基礎,雙方希望結合上述各自優勢,進一步拓寬針對相關通路及靶點的創新小分子藥物的發現。
對于此次合作,Sedec Therapeutics 創始人 Professor Hening Lin 評論到:“晶泰科技專業的計算化學和 AI 藥物發現平臺能夠大大加速我們的項目中小分子藥物的設計和先導化合物的優化過程。該項目是 Sedec 與晶泰科技的強強聯合,由此產生的經驗和知識必將拓展到其它疾病領域,使更多的藥物研發項目從中獲益”。
晶泰科技 CEO 馬健博士對此次合作也給予了高度評價:“Sedec Therapeutics 關于自身免疫疾病相關靶點的發現處于世界前列,這次合作是我們的合作方對晶泰科技臨床前一體化解決方案的再一次認可。我們會持續在從靶點發現到臨床前候選物的流程里構建我們的 AI + 實驗的完整實力和端到端的服務流程,并將這一模式應用到更多的藥物研發項目和疾病領域中。”
關于 Sedec Therapeutics
Sedec Therapeutics 致力于開發針對免疫系統的創新型藥物,并將其運用于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癥免疫療法中。其核心技術是以靶向蛋白質的棕櫚酰化-去棕櫚酰化信號通路來發展下一代的創新性原研藥物。Sedec 由康奈爾大學林合寧教授 (HHMI Investigator) 創立并由 Plaisance Capital 投資和孵化,在美國波士頓地區設立有研發實驗室,其核心團隊由來自康奈爾大學,哈佛大學的科研人員和生物醫藥資深投資人和企業家組成。
參考文獻
1. Zhang M, et al. A STAT3 palmitoylation cycle promotes TH17 differentiation and colitis . Nature volume 586, pages434–439 (2020)
2. https://www.researchandmarkets.com/reports/4564280/global-anti-inflammatory-therapeutics-market